安防世界网_广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

大数据、5G、无人机……多项安防技术助力疫情防控

2021.05.31来源: 广东安防协会编辑:媒体部

5月21日以来,广州、佛山等地疫情防控持续拉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地市政府及企业第一时间响应,7X24小时待命并借助大数据、5G等信息化、多样化、智能化安防手段多措并举全面助力疫情防控。

大数据,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在广州市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后,由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产互)、广州联通组成的疫情攻坚小组争分夺秒前往荔湾区协助政数局进行数据治理工作,第一时间对荔湾区22个街道近两百个社区、超100万常驻人口人员、外来流动人口信息进行数据挖掘。

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核酸检测数据、疫苗接种人群等数据处理、指标分析及大屏应用,截止30日平台已处理数据超1亿条,为抗疫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此外,攻坚小组还紧急研发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登记系统、出行人员登记码系统,确保全员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严格落实关键卡口出行返程登记,通过无数小小“二维码”织密起大数据“防疫网”,实现人员流动信息实时互通和共享,全面支撑疫情“精准防控”。

5G网络,保障信息资讯互联互通

记录和收集海量数据,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网络。为把握疫情防控的“窗口期”,在广州,5G网络工作人员一边“与时间赛跑”抢抓线路开通与网络搭建,一边采取重点保障制度压实全市各重点区域网络保障工作,助力防疫工作快速有序地推进。

5月26号,广东产互专项攻坚小组为荔湾疾控中心定制化打造的疫苗预约系统,系统的高可用架构,高峰期可供30万用户同时访问,覆盖荔湾区所有街道社区,为疫苗分发与接种的有序进行提供有力支撑,为医护工作人员节约大量统计时间,为政府节约大量人力统计成本。

此外,广州联通与广州市疾控中心共同打造了5G新冠移动疫苗接种车,车上安装5个接种位,在5G网络支持下,能够满足车上多终端同时上网,保障疫苗接种全流程涉及的VPN接入、身份识别认证、疫苗接种平台登录和数据查询回传等多项环节顺畅完成,真正实现了“疫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截至30日,已对广州 208 个核酸检测点、318 个接种点纳入7*24 小时重点保障监控,出动保障队伍600人,巡检车辆21辆进行现场巡卫式保障与调度。开通10余条互联网专线服务,是连通省疾控中心、国家疾控中心和广东省21个地市的信息安全隧道;同时为多个医疗单位开通86条疫情专线,助力打通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的各个环节,让数据的“跑道”更畅通、更安全。

无人机巡查,确保接种有序

“注意安全,戴好口罩,耐心排队,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在南方医院白云分院新冠疫苗接种点,不少骑着警用单车的执勤民警在人群中反复提醒。南方医院白云分院是白云区最大的疫苗接种点,为了确保辖区接种工作安全有序,白云警方迅速启动疫情防控机制,刚刚提到的巡逻单车就是众多举措之一。

白云警方在确保各接种点警力部署充足的前提下,在接种点启用了“步巡、单车骑巡、无人机高空轮巡”三位一体的巡控机制,进一步增强了机动性,有效提高了事件处置速度。据统计,白云警方每日共派出460余名警力,全力确保白云区48个疫苗接种点、37个核酸检测点防疫工作安全有序。无人机,能从全方位立体观察接种点人流情况和排队情况,有效保障了接种点的秩序。

测温,快速排查守护公共场所安全

5月30日下午,在广州市疫情防控媒体访谈会上,广州地铁集团运营总部三中心副总经理廖志蔚通报广州地铁疫情防控情况。他表示,目前广州地铁运营整体保持稳定可控。广州地铁集团已经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方案,采用一系列措施,进一步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线,全力保障市民安全乘坐地铁。

举措包括,保持消毒通风不放松。每天安排2800余名保洁人员,加强地铁范围内车站、列车及其他公共场所、设备设施的消毒工作,加强通风,确保地铁环境卫生。

坚持进站排查不松懈。持续落实“戴口罩、测体温、过安检”等进站检查措施,地铁全线网开启750个测温检查点,截止到今年4月份累计对18.3亿地铁进站乘客进行防疫检查,切实守好地铁防疫防线。而测温方式则采用了手持式测温枪与红外线智能体温检测系统,以人工与安防技术结合的方式,对疫情防控给予了巨大帮助。

疫情无情人有情,相信在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以及安防技术助力下,我们定能早日战胜疫情,圆满完成战疫任务!

 

来源:广州日报、a&s传媒
整理:广东安防协会

上一篇:

国家信息中心单志广:“十四五”期间 智慧城市如何发展?

下一篇:

强调人脸识别数据保护和未成年人保护!《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草案修改一稿)》"二审"

在线咨询{
下载
加入协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