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世界网_广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

发改委推广新型城镇化试点经验,智慧城市建设引关注

2021.09.01来源: 广东安防协会编辑:媒体部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获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陆续设立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充分发挥试点地区的示范带动效应,2018年、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公布《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的通知》《关于推广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地区经验的通知》,现推广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地区经验。

本批次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重点涉及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提高城市建设与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

在提高城市建设与治理水平方面,着力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重点介绍了推动城市智慧化运行方面,主要涉及促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引导社区服务线上办理、建设智慧停车信息平台等。

而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则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写进了国策,并指明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要做到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以及社会治理精细化六个方面。


那么,各地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报道吧。

广州——全力打造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

2021年8月29日是第18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的国家版图意识、倡导规范使用标准地图,自然资源部在8月27日至9月2日组织开展2021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活动主题为:“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广州以建立“广州2000坐标系”为抓手,全力推进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不仅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业务,在城中村精细化管理、疫情防控指挥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支撑

 

大源村精细化管理

 

构建“街区盒子”

 

助力疫情防控

广州南沙——打造全国智慧城市轨道交通标杆示范

自动驾驶系统操控、360度无死角识别障碍物、自动泊车、随时随地手机充电……广州地铁18号线首通段开通后,南沙市民将可搭乘智能网联公交来往横沥站和4号线蕉门站。

为加快让“聪明的车”驶上“智慧的路”,南沙推出《南沙区智能网联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区建设工作方案》,在区内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当下,南沙区正大力推进自动驾驶测试和试运营、智慧交通大脑平台建设、智能路网改造、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基地建设,力争打造国家自动驾驶及智慧交通示范区。

与此同时,南沙还在全力打造全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湾区示范性港口。通过5G、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的示范应用,正加速推进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和南沙港区三期自动化堆场二期项目建设,从而让码头实现生产作业自动化、生产调度智能化、信息服务数字化。

深圳福田区——打造智慧城市及数字政府建设样板

福田区则打造了智慧城市及数字政府建设样板。今年以来,福田区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践行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按照政务服务 " 一网通办 "、政府治理 " 一网统管 "、政府运行 " 一网协同 " 的整体思路扎实推进。福田区被列为全市唯一的广东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区级试点单位,创 " 居住登记主动申报通知书 " 和 " 未申报线索核查台账 " 等模板,在全市率先实现 7×24 小时一次性自助领取营业执照和免费印章等证照物件,全区 828 项政务服务事项 100% 实现 " 一网通办 " 服务,在河套片区实行政务服务 " 信用办 ",打造全市信用审批示范大厅,同时,推行 "5G+ 视频办 ""5G+ 上门办 ",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将政务服务民生实事项目转化为企业和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便民 " 获得感 ",打造中心城区智慧城市及数字政府建设样板。

保定市——智慧城市建设将步入“新时代”

近年来,保定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出台了一系列支撑政策,建成政务云、数据共享开放等重要基础服务平台。从保定市工信局了解到,该局牵头编制的《数字保定建设“十四五”规划》即将出台,保定市智慧城市建设将驶入“新时代”。

保定市工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保定市已推动28个市直部门的145个业务系统实现上云;归集共享34个一类市直部门的486类1.2亿条政务数据,对接60个国家、省级数据接口。电子政务网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部门互联互通。除电子政务网外,保定市还投资建设了雪亮工程、智能交通、基础网络设施等信息化项目,成功引入并签约厂商20余家,浪潮、百度、阿里等企业已实现项目落地。

盐城——勾勒智慧城市新蓝图

数字化是推动盐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创新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盐城市持续深入推进数字盐城建设。近期发布的《“数字盐城”建设白皮书》,更是从数字基础、数字政务、数字生活、数字经济、数字环境五个维度,全面勾勒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新蓝图。

短短3年多时间,以中科院计算所盐城高通量计算创新研究院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企业,在盐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蓬勃向好发展。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350家,其中开票销售超10亿元企业15家,超亿元企业108家。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5家,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基金14支、研究院9家、孵化器14个。数字赋能,也在推动政府加快职能转变,精准服务更好便民利企。

铜川——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就医

为全面推进“互联网+智慧就医”,加快实现铜川市医疗健康及公共卫生便民惠民服务,铜川市卫健委主动对接全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借助铜川智慧城市平台聚合公共服务、数据共享的资源优势,在“铜城办”APP优先上线安卓版“智慧就医”板块,实现城乡部分医疗机构全流程无卡就医,解决忘记带卡、丢卡、多卡难题,打通群众就医堵点,让群众切实享受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便利。接下来,铜川市人民医院、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于近期接入上线,将持续完善上线医院的各类服务事项,逐步推动实现社保卡、医保卡等多卡通用、扫码就医,全力打通老百姓就医流程优化的“最后一公里”。

兰州新区——坚持数字赋能,建设“城市大脑”

按照“统一体系架构、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建设运维”思路,新区统筹实施基础设施、基础平台、运营中心、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六个方面22个子项,形成“一云、二网、三平台”的基础格局,初步实现云、网、平台的搭建与融合,已建成项目12个,正在建设项目7个。

目前,新区已建成一号式网上办事大厅、大数据分析子系统、一窗式业务办理系统、电子证照系统等系统,推动“数字市民”可跨城办理业务、跨域使用数据,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可申办事项709项,690项实现“最多跑一次”,350项实现“全程网办”,336个工程建设项目实现线上审批,网上可办率、可在线受理率、累计在线申报率全省排名第一。

近年来,新区不断推进智慧管理,依托政务外网、宽带通讯网络、宽带无线网络、物联网感知网络和互联网等,组成多点联合的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监测预警和应急管控处理机制,统一接入和管理物联网传感器终端设备,在住宅小区、大型商场、主要路口、重点区域安装卡口摄像机、人脸抓拍机、Wifi探针、泛感知探头等信息采集设备,接入烟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路灯监控长传感器等各类终端6.5万个,为兰州新区应急部门配备专用无线手持终端106部,实现全方位监控、全天候巡逻、立体化监管。


资料来源:安防展览网、发改委网站、国务院网站
整理:广东安防协会

上一篇:

视频监控设备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下一篇:

公安部:加强文物安防设施建设 推进文物平安工程

在线咨询{
下载
加入协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