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nd information
2021.11.11来源: 广东安防协会编辑:媒体部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文物保护水平全面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跃升等主要目标,设立资源管理、文物安全、科技创新、改革创新、博物馆纪念馆、人才队伍等六个方面二十一项主要指标。
强化文物资源管理和文物安全工作包括五个方面:1、健全文物资源管理体制;2、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3、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4、强化文物行政执法督察;5、提高文物安全与执法督察科技水平。
在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方面
《规划》提出,将文物安全工作全面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探索推行“文物长制”,建立健全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完善部门协作共商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实施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健全文物安全制度标准体系,提高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水平。建立重点文博单位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实施风险等级管理,有效防范火灾、人员拥挤踩踏等事故发生。
加强文博单位治安防范,持续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完善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联合长效机制。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和地震、地质灾害、洪涝等方面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排查,实施抗震加固、地质灾害防控等工程,建立健全文物灾害综合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明确文物消防、防洪安全责任,加强消防设施、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防洪除涝设施和应急处置力量建设,强化火灾、洪涝风险辨识与管控,推广科学适用的技防物防措施,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增强防控能力。
在提高文物安全与执法督察科技水平方面
《规划》提出,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加大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等防盗窃盗掘预警技术研发应用和相关装备配置力度。加强博物馆和文物建筑等火灾防控、洪涝监测预警、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控信息技术应用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在文物安全监测和执法督察中的应用。
其中,文物平安工程是指建设并改造提升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收藏单位安全防护设施,在安全风险研判、预警防控、应急管理、火灾风险防控等环节加快科技应用,实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代化安全防护设施全覆盖,加大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代化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力度。建设文物安全监管平台,支持文物资源密集地区集中设置安全防护综合控制中心,积极推动文物资源监管纳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开展重点区域的文物执法监测。重点支持在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地区和重点海域增加田野文物、水下文物巡查、看护、监测装备配置。
在全面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方面
《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文物灾害风险防控、火灾防范与应急处置专用技术体系,并坚持供给提升与需求牵引相结合,大幅提升文物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巡查监管、预防性保护、修缮修复、展示利用等装备性能质量,力争在文物勘查探测、分析检测等高端专有装备方面取得突破。
资料来源:国务院网站、中国安防协会
整理:广东安防协会
PS.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规划》全文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11/08/content_5649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