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nd information
2023.04.03来源: 广东安防协会编辑:媒体部
数字领域政策是引导、激励和规范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保障。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数字中国建设搭建顶层设计框架,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做出了总体安排。
一、《规划》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健全数字中国建设政策体系构筑顶层框架
(一)《规划》坚持系统思维,为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指路护航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数字中国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数字经济、数据要素、数字政府、数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体系持续丰富完善,数字治理、数据跨境流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立法建设与配套措施持续推进,仅2022年正式发布的法律、部门规章以及配套规范文件就达38项,政策效应正在逐步释放,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是2012年的4倍多,数字经济作为宏观经济“加速器”“稳定器”作用愈发凸显。与此同时,数字中国各领域之间呈现政策资源力量分布不均、政策效应释放速度快慢不一等问题,数字中国政策体系亟需从某一领域的单点布局或局部布局向全方位整体布局转变,从政策量的积累向量与质的全面提升转变。《规划》坚持系统思维,提出数字中国整体布局“夯实基础、赋能发展、强化能力、优化环境”的战略路径,为进一步弥补数字中国建设政策空白点、补强政策薄弱点指明了布局方向,做出了具体安排。
(二)《规划》顺应发展趋势,为更好应对数字时代政策需求谋篇布局
数字中国建设覆盖领域广、涉及方面多,需要准确把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把数字化发展作为提升本国综合实力的主攻方向,纷纷加强系统性战略规划,在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制度探索、数字应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布局,以政策为重要手段的数字化环境竞争日趋激烈。欧盟发布《2030数字化指南:实现数字十年的欧洲路径》,围绕数字人才、数字基础设施、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数字化等四个方面提出未来10年欧盟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目标与实施路径。《规划》理顺了数字中国各个环节的复杂关系,为进一步按照数字时代发展规律调整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套、推动政策工具组合投放做出了系统布局。
(三)《规划》突出问题导向,为找好找准下一步政策突破口明确重点
数字中国建设是一项数字技术、产业与实体经济、社会融合叠加的长期性、持续性工程,数实交叉融合、相互渗透、互为关联属性突出,与之相匹配的政策也应着力在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和优化升级的整体重构上进行布局,特别是涉及有利于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集约利用,有利于数据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统筹管理、整合归集,有利于整合跨部门、跨学科创新资源整体集成等方面的政策部署和机制安排亟需建立。《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中,均提出了促进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制度体系整体集成和协同融合的政策部署,为破解数字中国建设中关键堵点和难点找出了政策的发力点。
二、理解《规划》政策布局重点,推进政策举措有节奏、分阶段转化为发展实效
(一)注重政策的衔接与发展
保持政策的连贯、稳定和可持续是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的现实需要,在已有政策体系上坚持守正创新,结合新形势不断丰富和拓展政策工具,是应对不同阶段经济、社会、治理等方面数字化发展需要的应有之义。《规划》在整体布局中,注重政策举措的连贯统一,其中,对于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提出要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对于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强调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机制等等,在时序和内容均做好了与现有政策的有效衔接。与此同时,《规划》拓展了原有政策的布局框架,比如,在“数字政府”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发展高效协同“数字政务”的概念,并相应作出政策布局;再如,《规划》集中了智慧环保、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举措,为“数字生态文明”建立了全面的政策体系框架。
(二)把握政策的立与破
数字中国在基础设施、生产要素、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与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明显不同的特征和规律,蕴含其中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为原有政策体系适配与否带来了全新挑战。及时发现并推动调整一些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不符的政策、制度,是数字中国政策布局的重点。《规划》与时俱进平衡数字中国政策体系的“立”与“破”,针对高度集成的网络安全风险、数据风险、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等,强调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针对交叉融合的数字化标准,提出编制数字化标准工作指南,加快制定修订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产业交叉融合发展等应用标准;针对法律法规体系,提出研究制定数字领域立法规划,及时按程序调整不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法律制度。
(三)统筹政策的当前和长远
政策的制定实施必须统筹当前和长远,一方面要高效解决当前数字领域的各项风险挑战,树立各方坚定数字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要前瞻布局,在快速迭代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中准确识变、主动求变。《规划》在“2522”框架下,提出的“加快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加快制度规则创新,完善与数字政务建设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规范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发展”等一系列政策部署,既是立足当前解难题、促发展的关键之举,更是立足2025、2035年发展目标,对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前瞻性思考与战略性布局。
三、加大《规划》实施保障力度,不断增强政策举措的灵活性、协调性和配套性
(一)强化各领域政策协同配套
贯彻落实好《规划》,政策协同是关键。《规划》围绕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体系、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数字安全屏障、数字治理生态、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等领域部署了系列重点任务,并提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资源整合和力量协同,这为下一步各领域加强政策协同配合提出了明确要求。针对此,按照《规划》部署内容,科学制定相关领域的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等,明确细化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政策体系方向一致、落实有效,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数字中国建设环境。
(二)深化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
贯彻落实好《规划》,政策研究是前提。《规划》作为顶层设计为数字中国建设谋划了总体框架,但数字领域本身具有快速迭代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将会不断催生新模式新领域,甚至会面对“无人区”的考验。《规划》提出,及时研究解决数字化发展重大问题,并指出推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共同参与数字中国建设,建立一批数字中国研究基地,是不断完善数字中国建设政策理论框架,指引数字中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针对此,要按照《规划》部署的重点方向,持续聚焦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平台经济、数字治理等新兴、交叉领域的理论空白,在及时准确把握其特征和趋势的前提下,把理论研究对政策实践的先导作用贯穿到数字中国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和持续优化的全过程。
(三)加强政策实施的监测评估
贯彻落实好《规划》,政策评估是保障。《规划》部署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但政策效应释放效果如何需要通过政策评估进行衡量,通过政策评估可以发现并协调解决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为政策体系的补充和修正提供充足依据。《规划》提出开展数字中国发展监测评估,就是要把系统完备的政策评估体系与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任务更好结合起来,以可操作、可衡量、可检验的具体要求,指导各方不断调整政策布局重点,保障数字中国建设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作者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