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nd information
2023.09.19来源: 广州住房城乡建设编辑:媒体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将广州打造为独具“世界水准、中国气派、湾区特色、岭南风韵”的城市发展标杆,推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地实施,现将广州市智慧品质住宅等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城建”十大标杆应用场景予以公布。请各关联单位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以应用为牵引,创新和丰富各类场景,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进一步扩大社会各界在打造十大标杆应用场景工作的参与度,支持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应用场景建设,有参与意向的单位可联系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继续报送关联项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适时更新公布十大标杆应用场景的关联单位和关联项目,共同推动广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和“新城建”试点任务走深走实。
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城建”十大标杆应用场景
一、智慧品质住宅
基于绿色生态发展和居民健康生活要求,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保证建筑更加宜居、更具韧性、更有智慧,综合体现安全与耐久、舒适与健康、节能与环保、智慧与数字的高质量建筑及住区环境。通过提供更加绿色、健康、智慧的环境、设施与服务,促进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健康水平得以提升。主要涵盖用地与规划、安全与耐久、舒适与健康、节能与环保、智慧与数字、运营与维护六项性能品质,包括绿色建筑、健康建筑、智慧社区、数字家庭、智能家居、宜居技术应用、智能建造、BIM技术运用等应用内容。
二、智慧社区智慧园区
通过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区域人、地、物、情、事、组织和房屋等信息,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依托适度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区智能化基础设施、搭建智慧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完善社区配套服务、丰富社区智慧应用场景、培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打造宜居、绿色、人文、韧性、创新的新型智慧社区,促进社区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落地高空拋物监测、环境监测、火灾预警、智慧电梯、安防监控、垃圾分类、白蚁监测、内涝监测、健康医养等应用场景内容。
通过充分运用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全面感知、传递、整合园区各个环节并分析人、物、企业、园区管理功能系统之间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园区管理、产业生产、节能环保、公共安全、政府服务、商贸流通等多种园区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基础设施信息化、运营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便利化和产业发展高端化的产业园区。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管理、访客管理、消防管理、高空抛物监控、楼宇自控、环境监测、入侵报警、政务服务、园区企业孵化服务等应用内容。
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根据智慧城市发展,以满足城市居民“即需即供”的信息需求,在城市范围内建设的各类城市现代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和智慧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前提。主要涵盖智慧城市供水、排水、供冷、燃气、通信、公共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主要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5G通信网络、智能电网、人工智能、高精尖定位、算力中心等应用内容。
四、智慧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是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较传统直埋敷设,管线在管廊内具备良好的运行环境,可有效延长管线使用寿命,管线的安装、扩容和维修更换也均可在管廊内进行,能有效减少道路路面开挖频次。在防震减灾、提高城市安全韧性和综合承载力、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智慧地下综合管廊可实现对各类入廊管线的信息化、可视化、智慧化管理。为综合管廊日常管理和应急调度提供有力支撑。主要包括地下综合管廊的温湿度、气体、电流、风机、积水、烟雾、线型感温、无线覆盖通信线缆、红外、微波双鉴探测等物联传感应用内容。
五、数字道路
以灯杆(或其他道路杆)为载体,通过在城市道路部署多功能信息杆柱、激光雷达、电子卡口摄像头、车路协同摄像头等感知设备,采用云、网、边、端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备,实现全覆盖、全感知数字化道路。可为数字道路综合运营平台提供实时动态数据,实现交通运行态势的全域感知,在重点路段、关键时段,数字道路实现交通流量的分析预测,帮助管理者制定管控策略,实现交通引导、交通灯自适应、调节区域交通流量密度等目标。主要包括智慧灯杆、智慧多功能杆、高精地图、全息路口、数字孪生道路、道路相关交通元素和事件数字化等应用内容。
六、车城网
基于车路城协同发展理念,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搭建一体化的智能物联感知体系,实现车、路、城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建设“车城网”平台,实现多源动静态数据的汇聚、融合、利用,并与现有相关平台互联互通。面向市民出行、交通治理、城市管理等场景梳理智慧化需求,推动住建、交警、城管、应急等多政府部门深化合作,打造跨部门、跨行业的智慧化应用,有力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主要包括智慧路口、智慧公交、智能网联服务、车路协同、道路智能监测、智慧停车、交通治理等应用内容。
七、智能建造
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相关设备,通过应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建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减少对人的依赖,达到安全建造的目的,提高建筑的性价比和可靠性。借助物联网、大数据、BIM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全产业链数据集成,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支持,将有利于推进建筑业的改造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优质、高效、低碳、安全的新型工程建造模式和管理模式。规划环节充分发挥三维可视化优势辅助审批;设计环节通过数字化设计和模拟,如利用AI智能审查,优化建筑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降低设计成本和风险;建设环节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自动化、智能化机械设备施工,如可通过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对起重机等重大危险源、扬尘噪声等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和对人员、材料、巡检等的线上管理;管理与运维环节可实现建筑物的实时监测、预测、诊断和维护,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和寿命,降低运维成本和能耗。主要包括国产BIM软件、装配式建筑、建筑机器人、自动化施工机械、部品智能化生产、产业互联网应用等内容。
八、智慧消防
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前沿技术,配合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火警智能研判等专业应用,实现城市火灾防控的智能化,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辅助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提升执法及管理效果、协助救援处置、降低火灾损失。试点开展住宅类建筑三维(BIM)机器辅助消防设计技术审查和轨道交通三维(BIM)机器辅助消防设计技术审查,开展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及高层建筑信息共享,及结合社会网格化治理开展火灾预警、安防监控等项目。包括对智慧社区开展的消防监控数据联网,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含充电柜)以及电动车充电桩数据监控,强化对微型消防站的指挥调度等应用内容。
九、智慧工地
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将更多人工智能、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并且被普遍互联,实现工程管理干系人与工程施工现场的整合,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主要包括智能穿戴、AI识别、视频监控、设备监测、环境监测、基坑监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监测、边坡监测等。
十、智慧停车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开展停车的智慧化管理与服务,通过加装传感器、摄像头、导航系统、电子标签等设备,实时监测和显示停车场的空余车位,提供信息推送、在线预约、车位导航、反向寻车、无感支付等服务,提高停车体验和安全性,节省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开展自动导引停车建设,依托智能停车机器人和立体停车库实现停车的自动化和车位的倍增;开展自主代客泊车建设,通过在场端加装感知和通信设备并进行车端和场端信息融合,支撑智能网联车辆进行自主泊车,助力打造召车-驾车-停车全过程自动化闭环。主要包括智慧化停车服务、自动导引停车(AGV)、自主代客泊车(AVP)等应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