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世界网_广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

实施“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要“握指成拳”

2024.03.22来源: 中国电子报编辑:媒体部

​从刷脸支付到自动驾驶,从智慧办公到无人工厂,从生成代码到生成视频……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不断刷新着人们的生活体验和生产方式。
作为一项能够对人类生活产生颠覆性影响的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自2017年以来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有过“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等提法。今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技术的真正繁荣前提是应用的繁荣。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全球竞争新格局的当下,我国从重视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到上升为“人工智能+”行动,正是要让人工智能这一“生产工具”,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挖掘和释放具有无限可能的“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我国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巨大的工程师红利,“人工智能+”还有诸多潜力有待释放。
比如,人工智能+制造业,将对传统产业生产制造全流程、全要素、各环节赋能,实现提质增效和降本降耗。人工智能+医疗,能够标准化、规模化、精准的地辅助患者管理和数据处理分析,提升医疗服务效能。人工智能+教育,能将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提升教育的有效性、适应性,培养创新人才。人工智能+交通,将营造更加高效、绿色、安全的出行环境…… “+”的另一边,可以连接千行百业,做支撑的是一项项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并非技术与行业、场景的简单叠加,背后是技术、服务、生态、组织、流程、机制等一系列要素的有机融合,是通过变革现有生产范式所形成的社会级智力运行的“大系统”。实施“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要“握指成拳”。
夯实技术基础底座是前提。算力、算法、数据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要素,要着力推动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突破,提升智能芯片算力水平,将“人工智能技术”这一生产工具打磨锋利。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是重点。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融合应用,要提升制造业特别是传统行业企业在研发、中试、生产、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主动变革流程体系、重建运营模式,重塑与人工智能技术相适配的生产关系。
构建合作共赢产业生态是方向。需要政产学研用协同配合,推广普惠算力服务和场景数据开放应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的深度融合,构建高水平、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合作格局。
锻造安全能力是底线。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制定相应规则,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又要全面布局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把好数据“入口关”和算法“出口关”,防范化解好人工智能的内生风险和衍生风险,让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
人工智能的“车轮”滚滚向前,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大势所趋,随着技术攻“尖”,产业向“新”,可以预见,“人工智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必将驱动中国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
上一篇:

VR--用科技力量助力安防教育

下一篇:

电梯AI智能摄像头,如何成为电梯安全的“隐形守护者”?

在线咨询{
下载
加入协会
回到顶部